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馬勒與維也納現代主義
Mahler and Viennese Modernism 
開課學期
107-2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金立群 
課號
Music3020 
課程識別碼
144 3200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五3,4,5(10:20~13:10) 
上課地點
博雅201 
備註
初選不開放。初選不開放。第一次上課後有小考並按此發放授權碼加選。。A1:文學與藝術
總人數上限:4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23020_Mahler_Late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為何馬勒的音樂以及世紀之交的維也納文化思潮仍然深深地影響著今天?本課程將以馬勒的中期到晚期作品為主軸:最後兩首「少年魔號」歌曲 ("Revelge," "Der Tamboursg'sell")、呂克特歌曲 (Rueckert-Lieder)、交響曲第八號、《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 以及交響曲第九號,對照音樂內部與外在的世界,從而探究二十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精神面貌,與二十一世紀初我們這個世界的關聯。本課程聚焦於馬勒與當代維也納現代主義路線的辯證關係,反思傳統與創新、形式與內容、求真與求美之間的張力。隨著樂曲的內容,也會選取文學藝術的例子,來回思考身分認同(馬勒自稱為「三重的他者」)、青春愛戀、生離死別、末世與超越等議題。音樂如此迷人,卻又如此難懂,是故哲人康德認為音樂是歡愉享樂多過文化修養 (“mehr Genuss als Kultur” [more pleasure than culture]),但無影無形也無拘無束的音樂,正可提供一個更內在更自由的哲思空間。於此,阿多諾等人的相關文章,也為本課程提供了一些批判思考的材料。 

課程目標
1. 音樂上,了解馬勒由中期到晚期風格,在曲式上的轉折,以及音樂與文學的互文性。
2. 文化上,了解世紀末維也納的藝術風格,尤其是現代派的不同路徑。
3. 思想上:學習詮釋音樂,使得聆賞音樂,尤其是所謂優雅高尚的古典樂,不只是附庸風雅、笑談風月之舉,亦非學究式知識的累積,而是能夠品味思考,詮釋人生的意義。這應該也是通識課程的共同目標。 
課程要求
1. 修課同學應具備中階音樂能力與樂理知識。第一週將有15分鐘小測驗(以當日上課內容為例)作為選課參考。因此第一週請務必出席,因故缺席而事先請假者列為候補,無故缺席者則恕難安排。當天除了小測驗並有Q&A並處理加退選等事務。
2. 每週課餘約五⼩時的樂曲聆聽、⽂章閱讀與思考寫作。
3. 期末有一份個人報告、並分組簡報。
4. 鼓勵參與一場音樂會(建議有興趣者無論是否選課也即自行訂票,因票源有限,團體優惠其實也不多):5/23 (四) 19:30 國家交響樂團⾳樂會。演出曲目為課程內(馬勒《大地之歌》)或時代相近(華格納:《齊格飛牧歌》),而現場聆賞既可親自體驗音聲,也可了解西式音樂會的社會面向。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每週五 09:20~10:10 備註: 請早預約 
指定閱讀
馬勒作品:
-「少年魔號」歌曲 ("Revelge," "Der Tamboursg'sell")
- 呂克特歌曲 (Rueckert-Lieder)
-《大地之歌》
- 交響曲1、8、9

聆聽:NAXOS (free via NTU Library)
樂譜:IMSLP (free on-line) 
參考書目
詳見課表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每週參與 
30% 
每週聆聽與閱讀重點摘要與提問,每次約寫兩百字,週二中午10點前上傳CEIBA,並參與週五討論。評分者:助教、教師。  
2. 
自選寫作 
40% 
期中期末各一篇,每篇約兩千字,內容自選該時期幾週之中的音樂與文章相關議題,然後必須針對某作者關於某樂曲的說法作出對話)。評分者:助教、教師。 
3. 
期末分組 
30% 
以三人一組為原則,自選以下三類報告之一(簡報前一天早上10點前請把相關檔案上傳CEIBA。評分者:組員、其他同學、助教、教師): 1. Critical(15分鐘口頭報告):請選馬勒「第八」或「大地之歌」為曲目,從網路、全文資料庫或各圖書館找出三場在台灣演出(彼此時間距離越遠越好)的樂曲解說/賞析/評論各一(性質越近越好),然後比較其對該曲目論述的異同並評論之(附和、修正、反對 ...)。 2. Analytical(15分鐘口頭報告):請自選課程內(馬勒)外(不拘)而議題相近曲目各一(部分也可),然後分析二者在敘述上與手法上的異同。 3. Creative(3分鐘短片,10分鐘口頭說明):請自選課程內馬勒曲目約三分鐘片段,然後配以沒有對白(可以加入文字)的畫面(抽象或具象皆可),重點是視覺與聽覺的一些同步點。口頭說明則包括說明取材用意,以及原作與新作的互文性等。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2週
2/29  [放假日] 
第3週
3/08  【馬勒、呂克特、他者】
- 藝術中的東方主義
- 維也納的猶太文化
-《我與世界失聯》與《在夜半》
M:
5 Rueckert-Lieder
L:
Hefling, "Mahler: Romantic Culmination,” in _German Lieder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_, ed. Rufus Hallmark (Routledge, 2009), 312-17.
Steven Beller, "The Ethics of Outsiders: The Cultural Response," in _Vienna and the Jews, 1867-1938: A Cultural History_ (CUP, 1990), 207-18.
討論提綱:馬勒當代的維也納猶太人在身分認同上有何不同的路徑?馬勒的呂克特歌曲又展演出何樣的他者 (Hefling 314)?如何預告了Schnitzler論當代猶太人的自處之道 (Beller 217-218)。假如你並非猶太裔,可以從中聽到什麼? 
第4週
3/15  【馬勒第八與浮士德的救贖】
- 從傳說到歌德的《浮士德》與托瑪斯.曼的《浮士德博士》
- 舒曼、李斯特與華格納的浮士德
- 馬勒第八與浮士德的救贖
M:
Symphony no. 8/I
L:
Christian Wildhagen, "The 'Greatest' and the 'Most Personal’: the Eighth Symphony and _Das Lied von der Erde_," in _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ahler_, 128-35.
Goethe, _Faust I_ [1808], Scene IV: “The Study.”
討論提綱:第八交響曲1910年首演後,托瑪斯曼致信馬勒,感謝他「體現了當代最莊嚴與最神聖的藝術意志」(131,原文是Wille不是Form!),試討論如此的描述與樂曲內部是否有所對應之處。 另一方面,Wildhagen認為以「千人交響曲」來稱呼馬勒第八是個誤解 (131),請按你的聽後感來討論這個觀點。 
第5週
3/22  _VIENNA 1900: Klimt, Schiele, Moser, Kokoschka_ (2005), dir. Valerie Manuel 
第6週
3/29  [老師奔喪請假] 
第7週
4/05  [放假日] 
第8週
4/12  【馬勒第八與維也納重建】
- 維也納重建與圓環大街的精神性
- 兩個 Adolf (Loos/Hitler) 論圓環大街
- 馬勒第八的讚美詩
M:
Symphony no. 8/I
L:
Carl Schorske, "Museum in Contested Space: The Sword, the Scepter, and the Ring,” in Thinking with History (Princeton UP, 2014), 105-122.
討論提綱:休斯克認為維也納圓環大街把社會上「劍」與「仗」的力量統整起來;相較之下馬勒第八交響曲是否也異曲同工?
[5/23音樂會票下訂/期末簡報分組] 
第9週
4/19  【馬勒第八與大眾文化】
- 俄羅斯革命前後的歐洲社會
- 馬勒與奧地利政治
- 馬勒第八的宏偉與虛空
M:
Symphony no. 8/II
L:
Karen Painter, “The Aesthetics of Mass Culture: Mahler’s Eighth Symphony and its Legacy,” in Mahler and His World, ed. Painter (Princeton UP, 2002), 127-137, 150-152.
討論提綱:第八交響曲所呈現的大眾文化美學,帶來了盼望或危機? 
第10週
4/26  【馬勒第八與不朽的女性】
- 世紀末的女性
- 兩個 Gustav (Mahler/Klimt) 作品中的女性
- 不朽的女性在馬勒第八
M:
Symphony no. 8/II
L:
Mitchell, "Mahler's Eighth Symphony: The Triumph of Eros," in Discovering Mahler: Writings on Mahler (1955–2005) (Boydell, 2007), 446-55.
討論提綱:第八交響曲中的女性意象,在馬勒生平之外,與時代有何關聯?
【5/04 第一篇兩千字文章提交】 
第11週
5/03  【《大地之歌》與十九世紀批判思潮】
-「啟蒙的辯證」
- 從叔本華、尼采到馬勒
-〈嘆世飲酒歌〉
M: Das Lied von der Erde I
L: Hefling, “Das Lied von der Erde," in The Mahler Companion, 438-450.
討論提綱:〈嘆世飲酒歌〉與尼采所言「我們不得不正視個體生存的恐懼,但無須驚惶失措」有何呼應之處? 
第12週
5/10  【《大地之歌》與「歡樂的啟示錄」】
-「價值真空」的維也納
-《悲劇從音樂精神的誕生》
-〈秋日孤客〉與〈論青春〉
M: Das Lied von der Erde II-III
L: Hefling, “Das Lied von der Erde," 451-454;
William McGrath, "Dionysian Art: Crisis and Creativity in Turn-of-the-Century Vienna,” in Nietzsche and the Austrian Culture, 23-41.
討論提綱: 〈秋日孤客〉與〈論青春〉二曲可歸屬於太陽神或酒神的典範? 
第13週
5/17  【《大地之歌》與維也納分離派】
- 反動的維也納藝術圈
- 克林姆的《哲學》、《醫學》、《法律》以及《貝多芬》
-〈論美〉 與〈醉春〉
M: Das Lied von der Erde IV, V
L: Hefling, “Das Lied von der Erde," 454-458;
Schorske, "Mahler and Klimt: Social Experience and Artistic Evolution,” Daedalus 3/3 (1982): 29-50.
討論提綱:〈論美〉與〈醉春〉二曲與克林姆的美學有何異同?
 
第15週
5/31  【結論:馬勒第九、晚期風格、新音樂哲學】
- 馬勒的晚期風格
- 貝多芬與馬勒
- 阿多諾的新音樂哲學
M: Symphony no. 9, 10/I
L. Joerg Rothkamm, "The Last Works," in _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Mahler_, 143-154
Ludwig Wittgenstein, _Culture and Value_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0 [1931], 67 [1948]
Adorno, "Beethoven's Late Style [1937],” in _Night Music_ (Seagull Books, 2009), 11-18; Adorno, _Philosophy of New Music_ [194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6), 99-102. 
第16週
6/07  [放假日]
6/09 第二篇兩千字文章提交 
第17週
6/14  期末簡報 
第1-1週
2/22  【導論:已逝的年代、過時的馬勒?】
- 最好與最壞的十九世紀
- 世紀末維也納的兩個現代派
- 馬勒的歌樂世界
M:
Symphony no. 1/III
"Die zwei blauen Augen von meinem Schatz” (_Lieder eines fahrenden Gesellen_ IV)
"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Rueckert)
L:
T. W. Adorno, "Mahler Today [1930],” in _Essays on Music_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603-06.

討論提綱:為何阿多諾認為馬勒仍未過時?究竟他的音樂與今日世界有何關聯?

修課同學第一週務必出席,因故缺席而事先請假者列為候補,無故缺席者則恕難安排。
第一週安排如下:10:20準時上課,12:20有15分鐘小測驗(以當日上課內容為例)作為選課參考,然後是Q&A並處理加退選等事務。
第二週起10:20-12:10為講課,12:20-13:10為討論。 
第1-2週
2/23 (SAT)  [補課日]
【馬勒的軍樂與進行曲】
- 中歐的軍事文化
- 馬勒的交響進行曲
-《起床鼓號(死鼓手)》與《見習鼓手》
M:
"Revelge"
"Der Tamboursg'sell"
Symphony no. 5/I
L:
Donald Mitchell, "The Two Last 'Wunderhorn' Songs," in _The Mahler Companion_, ed. Mitchell and Andrew Nicholson (OUP, 2002), 232-35.
Adorno, "Marginalia on Mahler [1936],” in _Essays on Music_, 614-17.
討論提綱:Mitchell指出馬勒這兩首歌都各有獨特的音聲世界,訴說著人間冷酷的真相 (“Each song inhabits a unique sound-world … often tell[s] a chilling truth about the human condition,” 232-233)。Adorno也認為馬勒的音樂道破了個人對時世的無奈 (“the fate of the world is no longer dependent on the individual,” 616),卻為落泊的個人預備了一個愛的社群 (“The community of lovers is made available to him,” 617)。請細聽此二曲的樂器與歌者、配器與歌詞的關係後,評論Mitchell與Adorno的觀點。
而阿多諾為何認為馬勒應許勝利於失敗者(「魯蛇」, 617)?這篇1936年紀念馬勒逝世25週年的文章,又有著何等的時代意義? 
第14-1週
5/23 (THU) 19:30  國家音樂廳: 《大地之歌》(石易巧/Morris/NSO/Kamu)
http://npac-nso.org/zh/concerts/doc-f2m6h165ys 
第14-2週
5/24  【《大地之歌》的末世情懷】
- 時代的終結與個人的逝去
- 馬勒與維根斯坦的路徑
-〈道別〉
M: Das Lied von der Erde VI
L: Hefling, “Das Lied von der Erde," 458-465;
Stanley Cavell, "A Scale of Eternity: Gustav Mahler and the Autobiographical,” in Late Thoughts, ed. Karen Painter and Thomas Crow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2006), 207-215.
討論提綱: 〈道別〉對於當代猶太人有何特別的訊息?對於後世又有何意義?
[5/26 期末分組簡報500字計畫書提交]